【党史学习教育】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广州实践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党史学习专题宣讲会
5月24日,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简称“文管部”)在南校园第一教学楼1208阶梯教室举办党史学习专题宣讲会,特邀我校历史系赵立彬教授作“中国共产党早期广州实践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专题报告,文管部全体中层领导干部、全体党员100余人参加会议,文管部党委副书记樊峰会主持大会。

赵立彬教授的报告通过详实的史料分析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三个部分论述广州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一是中共革命重心的南移,二是中共“三大”与广州成为中共领导国民革命的中心;三是广州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持续重要性,以及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赵教授提出“中国共产党广州时期”的观点,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不久,因应时代潮流和中国革命实际,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通过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领导国民革命事业的发展,开展了特定形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次实践。中国共产党早期广州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段重要航程,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图书馆第一党支部王蕾书记、图书馆北校园党支部冯东书记就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广州的实践活动和赵立彬教授进行了探讨。本次党史专题宣讲会让与会人员了解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有利于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过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意义;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党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广东的红色革命传统、挖掘广东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