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强党性,凝心铸魂建新功——图书馆南校园第一党支部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东山柏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6月14日上午,图书馆南校园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东山柏园参观学习。
2023年是中共三大召开100周年。100年前的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通过照片、图表、文物、全息影像等多种形式,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中共三大的历史背景、召开过程、重大成果与深远影响。
通过一张张泛黄的文稿、黑白的照片、淳厚的油画以及讲解员的讲解,党员们对中共三大在党史上的重大意义以及党的光辉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共三大开创的多项“第一”,包括首次修订党的章程、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首次在党代会闭幕式上唱《国际歌》等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勇担时代使命。参观活动结束后,全体支部党员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场,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

随后,党员们前往东山柏园参观,追寻中山大学在开创中国现代人文学科道路上的足迹。成立于1928年的史语所与中山大学渊源深厚,创办前期曾暂借中山大学地方办公。初创时期的重要参与者,如傅斯年、顾颉刚、商承祚、杨振声等教授,当时均任教于中山大学,对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柏园,党员们参观了“此虽旧域 其命维新”主题展览,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山大学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先辈学人们探索中华文明起源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备受感动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与弘扬先辈学人们坚韧不拔的学术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整理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