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映初心】中山大学康乐园红楼的人文解读——中山印迹·黑石屋和荣光堂
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推出“红楼映初心——中山大学康乐园红楼的人文解读”系列文章,揭示我校悠久的历史传统、红色基因与康乐园红楼的不解之缘,展现红楼建筑所承载的“人民新中大”和改革开放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勇立潮头、迈进一流的精神风貌。
中山大学是国共合作的重要结晶,二十世纪初的岭南大学也深深烙印了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印记。第一期“中山印迹”,以孙中山革命活动和相关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线,对康乐园中轴线的红楼进行解读。
中山印迹 · 黑石屋
1.红墙绿瓦,彩色玻璃

位于康乐园中轴线上,怀士堂的东面,矗立着一座造型独特的红楼——黑石屋。她建于1914年,是康乐园最早的建筑物之一。黑石屋中西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在运用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同时,灵活运用岭南民居建筑的屋顶组合方式和传统砖砌手工艺的表现形式。


2.荣光宅邸,革命阵地
黑石屋曾作为岭南大学收归华人管理后首位校长钟荣光先生的寓所。钟荣光早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于1896年加兴中会,追随孙中山先生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钟荣光在任职岭南大学期间,曾邀请孙中山到校发表演说,并在黑石屋共商救国之策。康乐园成为宣传革命的阵地,学生的爱国革命活动也得到积极的支持。

1922年,陈炯明部叛乱,炮轰观音山,孙中山只身奔赴永丰舰军舰,宋庆龄则被困沙面岛。钟荣光紧急派遣电船将宋庆龄接至康乐园黑石屋暂避。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黑石屋见证内忧外患之际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艰辛。
3.贵宾常临,风姿卓卓
迁入康乐园后,中山大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黑石屋从私人的宅邸,成为迎接国内外贵宾和重要会议的场所——
1957年,朱德总司令在视察广州工商业改造期间莅临黑石屋,为中山大学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指明方向;1973年,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首次访问中山大学,并在黑石屋内交流中山大学粒子理论的研究工作;1978年,著名爱国商人霍英东在黑石屋前接受采访并留下珍贵的合影;2003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访校并在黑石屋内与校领导会面……如今,黑石屋内国内外贵宾常临,交流和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之路。

岁月如梭,黑石屋不仅见证了革命年代的风雨飘摇,也见证着中山大学的内涵不断丰富、风貌不断焕新、身躯不断壮大,扎根中国大地,奋力迈向世界一流的发展历程。古典雅致的黑石屋,虽蒙百年风尘,然而气度自华。
链接:荣光堂
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钟荣光,为康乐园红楼建筑的筹备与建设鞠躬尽瘁。在康乐园中轴线的北端,有一座红楼为了纪念钟荣光先生而命名为“荣光堂”。
荣光堂建于1924年,由省港学子捐建,原为第二学生宿舍。建筑四层,外形古朴典雅,屋顶从庑殿顶改为歇山顶样式,上面开辟老虎窗。北面大理石横匾“荣光堂”为著名古文字专家容庚教授题写。荣光堂与黑石屋,都述说着康乐园光辉的过去和奋进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编:《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11-1949 广州》,2017年2月。
2. 吕雅璐主编:《红楼叠影中山大学近代建筑群的人文解读》,2016年10月。
3. 陈琳琳:《中山走出一批教育名家:为师为教,大家风范》,《学习强国·广东教育平台》,2019年9月29日。
4. 易汉文主编:《中山大学编年史 1924-2004》,2005年9月。
5. 李华钟:《杨振宁和中山大学》,《中国科技画报》,2005年第4期,82-85页.
6. 余德富,黄健著:《见证历史 曹崇恩雕塑创作纪实》,2016年4月。